新闻中心 News
搜索 Search
暂无信息。
搜索 Search
你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知资讯

2016年下学期教研工作总结

2017-03-08 14:58:20点击:

2016年下学期教研工作总结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刘福义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7.1.8

自九月教研工作本着凌校长的“内抓管理”的精神,在韩校长的亲自支持和参与下,在各学科组(孟老师、陈老师)的大力配合下,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,教研工作开展的扎实而富有成效。各位老师参与教研的热情令我感动。

感动一:老师们对“一对一”教学研究热情高涨,对教研活动有了新认识。

先说说教研热情吧,教师先后参与“教材研修”、“试题解析”、“片断展示”、“文化考试”等活动,多达60人次。可见活动人数范围广,直接参与人数多。尤其是青年教师,有的仅“试题解析”一个单项研究,就参与达30多人次,其进步有目共睹。同时对他们的教研实情也有着深切的感受,令我感动。

再谈谈教研认识,这里仅举几例与大家分享:

梁寿羚老师说:针对这种教学的特殊性,理解了两个基本点,即“学生与老师的面对面,课程内容是对学校学生所学知识的同步巩固与查漏补缺。”

戎腾老师“备教材,备学生”再认识,在备课过程中要“有条理、有层次、有侧重、有深浅”,运用好这“四有”会对备课产生较大效益。

徐旺蓓老师说:“参加教研后,我更加注重对教材的深入理解,也更加注重针对不同的孩子,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,吸引孩子的学习,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。”

陈甜甜老师说:教材研修让我们对书本有一个再认知过程,“把书看薄”提练精华,总结出重点、难点、易错点以及常考题型。试题简析,是我们对孩子学习不足的再认知过程,努力发现孩子的不足或知识缺陷,及时弥补,适度调节。

阮杰老师说:“教研刚开始,我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试题解析的内涵,单纯地理解为‘试题讲解’认为只要将题目中的知识点罗列出来就是对试题的解析。但是经过一段时间‘试题解析’教研课试听,才渐渐发现自己认识中的错误。其实,很多时候我们进行试题解析往往会忽略这个‘解’字,‘解’指的是学生解而不是老师的主动讲解,我们必须在课堂上呈现学生解题的过程,在这个过程中暴露学生知识点的疏漏及其错误的原因,从而进行有效的分析与引导。”当我读到此处,我感动不已,因为这位老师,我认为她是用自己的教研体验,我笔写我心,真诚表白。这样的认识提高,定会在教学中受益。

总之,通过教研,我们的老师对“一对一”教学有了较深的认识,对提升教学能力,必会有很大帮助。

感动二、领导狠抓教学教研重要环节,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。

记得在9月23号的工作例会上,我们刚启动教研工作不久,韩校长对教研及时的总结指出:教师专业知识比较扎实,但讲课的节奏感不强,师生交流不够自然,语言表述不够干练。板书要合理,要克服随意性。这及时的总结对教研活动的开展有着极大的帮助。一方面肯定了教师的能力,同时也指出了不足。有了领导的大力支持,我想教研工作会更趋扎实。

曹伟康,这位年青教师在总结里写到:本学期的教研让我学会了很多,从第一次登台的紧张,语速快而乱,不敢直视台下各位老师的眼睛,到后来的从容,和各位老师的互动交流,评课也由简单的“讲得好”的褒奖之词,到后来能评出怎么好,再到哪里不好。

认识到自己会做题和会讲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,思考着怎样去教学生才容易接受。

在后来的教学日子里,懂得了教师不能就题讲题,要善于归类,就某题而言,答案可能是唯一的,而解法不一定是唯一的,同样教法也不是唯一的……读到这里,我在这浅显的文字里,深受感动,看到了行知教育灼灼的希望之光。古训在耳边想起:“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知不足,然后能自反也;知困,然后能自强也。故曰:教学相长也。”这位老师的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了教学相长,可见教研的意义正是如此。像曹伟康这样年青有为的老师还有很多。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。

感动之余,略有缺憾

缺憾的是热情高涨但兴趣不浓。比如:教材研修:统一的体例没能较好地形成,怎样能通过教材研修提升对教材的理解与驾驭。

缺憾的是教研形式固定却跟不上教学工作的变化。比如:对错题集的建立与整合。

缺憾的是还不能满足教师们的教研要求。比如:有的老师建议增加“集体备课”,有的老师要求增加“实战演练”,有的老师要求搞教学竞赛等等

缺憾的是教研活动不能针对不同教师,制定不同的活动要求,安排的内容比较固化。没能安排竞争类的教研比赛。

有缺憾,就说明教研的空间巨大,我想在今后的行知教育工作中,在凌校长的带领下,我们共同努力,化缺憾为感动,努力打造成一支“好老师,好成绩,好口碑”的教师队伍。